《小鍾》 (李斯特) Liszt: 6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no. 3 “La campanella”

2023 年 10 月 19 日 0 Comments

《小鍾》 (李斯特) Liszt: 6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no. 3 “La campanella”
《鐘》,是由匈牙利作曲家法蘭茲·李斯特創作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1851年)6首中的第3首,為鋼琴獨奏曲。這部作品是早前1838年的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ente d’après Paganini的修訂版本。
《小鍾》(義大利語:La campanella,意為小鍾),是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創作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英語: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1851年)6首中的第3首,為鋼琴獨奏曲。《鐘聲》(義大利語:La campanella,意為小鈴鐺),是由匈牙利作曲家法蘭茲·李斯特創作的《帕格尼尼大變奏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1851))6首中的第3首,為鋼琴獨奏曲。這部作品是早前1838年的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ente d’après Paganini(S. 140)的修訂版本。《小鍾》是根據尼可羅·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協奏曲《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鐘聲迴旋曲」改編而成,改編後的旋律更加神似手搖鈴。《小鍾》是由匈牙利作曲家法蘭茲·李斯特創作的《帕格尼尼大變奏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S. 141,1851年)6首中的第3首,為鋼琴獨奏曲。
這首練習曲以高跨度、多雙音、多同音輪指等等諸多特色而聞名,鋼琴演奏技巧水平要求極高。
關於《小鍾》的創作時間說法不一。1831年,李斯特在聽過帕格尼尼的音樂會後深受感動,產生了改編這些樂曲的想法。1838年該作品即被收錄到《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的原稿當中。
《小鍾》為三段式結構,升G小調,6/8拍。其各段落多次變化因而有變奏曲和迴旋曲的特點。其前奏由左右手交替演奏,兩個音之間相隔八至十六度,力度變化由P到漸弱,模仿被敲擊的鐘聲。整首樂曲速度較為輕快,運用了高難度及複雜的演奏技巧,包括了遠距離音程的敏捷跳躍、八度的快速重複音、單手同時旋律和顫音、快速的跑動音群等。
本曲選自李斯特在1851年所寫的《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Six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for solo piano)中的第三首〈鐘〉(La campanella),其題材取自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第3樂章(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3rdmovement)的〈鐘聲輪旋曲〉主題,並對其曲調用手搖鈴進行了加強,其他五首皆取自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24 Caprices, Op. 1)。
此首歌曲,以升G小調,6/8拍寫成,此曲採用A-B-A-B-A-B-A的簡單輪旋曲式,A段為升g小調,B段則為關係大調B大調,較帕格尼尼的原曲單純,但每次主題登場都寫了各種裝飾以避免單調。
整首樂曲中,鋼琴不斷重複屬音升D,像是鐘聲迴盪永不停止的感覺,樂曲速度較為輕快,運用了高難度及複雜的演奏技巧,包括了遠距離音程的敏捷跳躍、八度的快速重複音、單手同時旋律和顫音、快速的跑動音群等,此曲正是要練習正確的大跳躍,鍛鍊力量較弱的手指,其跳躍最大達15度,演奏者以16分音符演奏此跳躍後,還得在高兩個8度音域演奏同樣音符。左手還有跳躍距離約3個8度下面的音的地方,兩鍵相距達46公分。曲中還包括小指與無名指的震音,由此可知其難度著實非常需要高超的技巧。
曲子開頭左右手奏出類似鐘聲的八度,接著在左手輕柔的和弦伴奏之下,右手彈出主旋律。其後在主旋律的多次變奏以及右手大範圍跑動下,全曲達到高潮,最後在激烈的和弦中結束。
​創作故事​
此首曲子是李斯特根據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24 Caprices, Op. 1)與《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創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Six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for solo piano)呈獻給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
1836年,李斯特在還未認識克拉拉之前,曾聽到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810-1849)稱讚克拉拉「能夠演奏他(蕭邦)的練習曲集的唯一德國女性」,使得李斯特很想認識克拉拉,欣賞他的演奏。後來當李斯特聽到克拉拉的作品後稱讚道:「克拉拉‧舒曼的作品實在很驚人。尤其她是一位女性。她的作品中,有些與塔爾貝克(Sigismond Thalberg, 1812-1871,李斯特的敵手)的過去和現在的所有幻想曲比起來,還是有100倍的獨創性與真正的感受性。」〔1〕。
1838年,克拉拉在維也納遇到李斯特,這時兩人互相演奏對方的作品,同一年,李斯特就寫出了這個作品(S.140)獻給克拉拉。而在1851年李斯特又改訂了第二版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作品編號為S.141。為了區分這兩種版本,通常初版的S.140稱《帕格尼尼超級技巧練習曲》,改訂版S.141稱《帕格尼尼大練習曲》或《帕格尼尼練習曲》。初版的S.140在李斯特許多難曲當中,屬於最難演奏的作品之一,甚至20世紀最高的鋼琴家霍洛維茲(Vladimir Samoylovich Horowitz, 1903-1989)都曾說過不可能演奏。
創作時期
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
浪漫時期的音樂是維也納古典樂派(Viennese Classicism)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其中對於民間音樂的大量使用,這也直接反映了當時浪漫民族主義的潮流。浪漫主義主要用於描述1830-1850年間的文學創作,而浪漫時期的音樂則可以從1813年貝多芬 的浪漫主義精神開始,到1914年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提出「不協和音的解放」為止。
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白遼士,義大利的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蕭邦 和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義音樂在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和布拉姆斯時代式微。而在晚期出現了更多不同的樂派,包括法國的印象樂派的德布西與拉威爾、歐洲各地民族樂派,包含芬蘭的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與捷克的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以及俄羅斯五人組(成員有巴拉基雷夫、穆梭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鮑羅丁和庫宜五人)等。
浪漫派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時期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看輕形式和結構。浪漫時期的音樂往往富於想像力,相當多的浪漫時期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著相當大的標題音樂成分。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多樣性,發展和聲的作用,對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質進行刻畫,更多地運用轉調手法和半音。貝多芬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是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鋼琴音樂的代表是李斯特。
曲式體裁
此曲之型式為練習曲(Etude),是指專門提供某樂器的練習特定技巧的音樂作品,自16世紀開始有此形式,17世紀末在義大利,發展成「觸技曲」(Tocata,觸技曲是一種為鍵盤樂器所作的形式自由、速度很快、用以展示各種演奏技巧的華麗樂曲)式的練習曲,如史卡拉第(A. Scarlatti, 1660-1725)的作品。
而在19世紀由克萊曼蒂(Muzio Clementi,1752-1832)發展出現代練習曲,當時開始有大量的練習曲出現,其中傑出的鋼琴練習曲集有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克拉邁(J.B.Cramer, 1771-1858)、貝爾蒂尼(Henri Bertini, 1798-1876)等所著,小提琴有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 1766-1831)、帕格尼尼(NiccolòPaganini, 17820-1840)等。
而練習曲不僅是為初學者練習而作的,有不少練習曲甚至要求演奏者有極高的技巧,因此在19世紀蕭邦和李斯特等鋼琴大師把困難的技巧和高度的藝術性給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使這些練習曲不但適合於學習技巧,也適合在音樂會上演奏給愛樂大眾來欣賞,例如蕭邦的鋼琴練習曲(Op. 10、Op. 25)、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練習曲》(12 Grand Etudes, S.137),以及此次演奏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就經常出現在鋼琴家的演奏會曲目中。
而此曲採用ABABA的簡單輪旋曲(Rondo)曲式,輪旋曲是一種多段組合之樂曲形式,起源於歐洲民間的輪舞歌曲,帶有副歌,每唱一段後就重複副歌。輪旋曲的也是如此,一個主要旋律部分要多次重複出現,其他幾個次要部分插入其中,也就是插部。如主要部分為A,插部為B,C,D……等,輪旋曲的組成為ABACAD……等,無論有多少段,最後結束一定回到主題之A段。
在輪旋曲中主要部分起碼要反覆三次以上,所以插部至少要有兩個。輪旋曲獨立樂曲作品也可以加上序曲、中間過渡、結尾等,但主要部分為輪旋曲式。輪旋曲具有活潑熱烈的特性,適合表現歡樂的氣氛,多用於做舞曲。也可以作為大型作品的其中一個樂章,一般協奏曲最末樂章多用輪旋曲式。無論如何,輪旋曲的主段,通常為二段式,它在呈現之後,每一次再現都可能有稍微不同的變化,因此也可能形成另一種稱為變奏輪旋曲的形式。
而此次演出的曲子則為ABABABA的簡單輪旋曲曲式。​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